第(3/3)页 夏刚四十岁不到,跟陈恺歌他们差不多年纪,不过他个子不高,一身的书卷气息,跟黑头黑脑的傻大个陈恺歌完全不同。 之前周彦每次碰到夏刚,他都是笑眯眯的。 说着他要去倒水,王军正看他拿两个杯子,就笑着摆手,“你还要给我倒水啊,行了,人给你带到,你们聊吧,我先过去了。” 说完王军正就走了,夏刚就只给周彦倒了杯水。 接过水之后,周彦笑道,“夏导客气了,不知道你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情?” “也是配乐的事情。”夏刚搓了搓手,继续说道,“咱们陈厂长年初的时候找郑小龙导演他们约了一个剧本稿子,名字叫《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》。” 周彦嘴角扯了扯,这电影什么鬼名字,夏刚还拍过这玩意? 夏刚他是知道的,之前拍过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,后来又拍了《大撒把》和城市三部曲。 至于这什么《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》,周彦是一点印象都没有。 他确信,自己肯定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,不然的话,这么牛逼的电影名字他肯定能记住,由此推测,这电影肯定没什么名气。 “这电影要拍了么?”周彦问道。 夏军摇摇头,说道,“剧本还在修改当中,我是听王导劝我说一定要在拍摄前确定配乐指导,所以就想要跟你聊聊。其实我是想等你有时间过来的时候,顺便肯定聊聊,王导他非要把你呼过来。” “嗐,没事,反正我也近。”周彦摆摆手。 对于王军正,周彦是真的很感激,自从王军正跟自己合作之后,就到处跟人宣传提前找配乐指导的好处,顺便还帮他拉活。 《故宫:记忆》这片子能成,跟王军正有着直接的关系,现在又在厂里面帮他拉了个新活。 夏刚拖了个板凳请周彦坐下,然后他也坐到周彦对面,“我大概给你说说剧本吧,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侨眷的故事……侨眷你知道么,就是华侨留在国内的眷属……” 听到侨眷二字,周彦眉头忍不住挑了挑。 《大撒把》不就讲的是侨眷的故事么?难道《大撒把》之前的名字叫《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》么? “男人送走了自己的妻子之后,正好碰到了另一对夫妻,那对夫妻是丈夫要出国……” 夏军不知道周彦所想,还在继续给他讲着剧本。 等到夏军把大概故事说完之后,周彦点点头,虽然夏军说的剧本跟周彦看过的《大撒把》情节有一些出入,但是周彦确定这个电影就是《大撒把》。 如此一来,他倒还有点兴趣。 刚才听说电影名字叫《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》的时候,周彦打心里有点嫌弃,这活他都不太想接。 “你们这个片子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拍啊?”周彦问道。 夏刚再次摇摇头,“我也不确定,我想的是除夕前能启动,因为要赶上除夕那波热闹的气氛,以此来衬托侨眷留在国内的落寞。但是最终还要看郑小龙他们,等他们把剧本改好之后才行,最近这段时间,我也在催他们,眼看着已经是夏天了。” 周彦的印象中,《大撒把》里面确实都是冬天的景。 剧本都还没有定下来,周彦也不想过早掺和,他便笑着说道,“故事没有确定,配乐工作也不好开展,我的建议是等到剧本定下来之后,再讨论配乐的事情。” 夏刚笑着点点头,“这个我知道,我呢,是想提前跟你说好,你要是愿意的话,这部电影的配乐指导就定下是你了。这段时间,你也不用特意做这电影的配乐,但是平时在音乐创作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想着点这个故事,说不定就能有点什么灵感,你说对吧?” 这是夏刚的真实想法,《天堂回信》里面用的三首长曲子他都听过,每一首他都赞不绝口,所以他就希望能给周彦多一点准备时间,尽量拿到质量高的曲子。 “这配乐指导的事情,要不要走其他手续?” 周彦表达的比较委婉,其实意思是问夏刚有没有这个拍板的权利,之前王军正找他当配乐指导,就是费了番功夫,最终还是厂长陈志谷敲定的。 夏刚也明白周彦的意思,他把手一挥,笑道,“你放心,配乐指导这事我就能定。” 他说的非常自信,这种自信并不是因为他比王军正权力大,而是因为现在情况不同了。 有了《天堂回信》的合作之后,周彦的表现有目共睹,陈志谷绝对不可能在这件事情设障碍的。 甚至前段时间,陈志谷给他们导演组开会的时候,还提到了配乐的事情,意思是让大家把电影的配乐给重视起来,不要只想着把画面拍好。 虽然陈志谷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周彦的名字,但是大家都知道,陈志谷能够这么说,就是因为《天堂回信》。 周彦的配乐,真的给《天堂回信》加分很多。 见夏刚这么有信心,周彦点头道,“好,我这段时间多留意。” 夏刚笑眯眯地说道,“那就拜托你了。” 聊完了正事之后,两人又寒暄了一会,周彦起身告辞。 从夏刚他们办公室出来,周彦跟王军正打了个招呼,又去了剪接楼看了看片子剪辑的情况。 《天堂回信》并不是现场收音,都是最后配的,对白什么的都已经录好了,最近车间正在剪音轨,估计七月份就能把片子混好。 到这个时候,除非后期审核的时候再出什么大问题,不然的话,基本上已经没有周彦什么事情了。 …… 不知不觉间,六月已经过去,时间来到了七月份,央音的本科也全部放假。 周彦他们宿舍七个人,其他五个全部都已经回家,只有周彦跟贾国屏两个没走,贾国屏现在是老师,跟普通学生的时间不同,他在学校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估计要等到七月份中旬才能放假。 这段时间,央音门口天天上演着“生离死别”的戏码。 毕业生们即将迎来长久的假期,走出鲍家街43号这道门,他们以后再说起央音,就要从“我们学校”改成“我的母校”了。 虽然都抱着以后还能见面的想法,但是又害怕这一别就永远不能再见了。 这年头联络手段匮乏,走出学校之后,天南地北的,真有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。如果一个人,一辈子再也见不到,其实也算某种意义上的“死别”了。 大学生们感情丰富,泪腺发达,学校门口每天都是哭声一片。 前两天周彦从外面回来的时候,还看到一个小提琴专业的在拉《送别》,真是闻着伤心,见者流泪。 央音的毕业季就是如此,到处都是各种充满离愁别绪的音乐,《送别》绝对是高频曲目。 七月四号一早,周彦准备去燕京制片厂,就在学校门口看到一对情侣在上演“送情郎”的大戏,关键旁边竟然还有观众。 要不是手里没有乐器,周彦都想给他们来一段《梁祝》来助助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