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五溪蛮活动在武陵郡的山中,不知何时竟已与刘备同流合污,到了这里。 这些蛮子本来打架毫无章法,却不知受到了谁的指挥,竟然进退有据,骚扰、伏击各种战术不绝,让人心烦。 他派出数名使者去桂阳交换信息,都没回音,可以猜测已经遇难。 在继续追击和保存实力回师之间,张辽必须做个决断了。 …… 豫章郡,鲁肃着麻衣布鞋,巡视着一座防御工事。 自赤壁战败后,长沙成为曹操属地,曹、孙之间便有了江夏、合肥之外的第三处战略交界地带。 豫章和长沙紧邻,防线长达数百里,曹强孙弱,防守压力很大。 好在两郡之间有大山相隔,大军行进不易。但仍有一些缺口可以用兵。 鲁肃力排众议,提出在沿线构筑烽火台,把防线连接起来。 于是,在曹操休养生息,未腾出空来的时刻,近百座烽火台同时兴建。 曹操以江夏为南方长城,殊不知鲁肃鲁子敬,已经在亲手打造长城。 当然,这长城只有烽火台,没有运兵道,遇到大军进发,只能作发信使用。 但是南四郡底子太差了,根本没法支撑大军以此为根据地进攻江东,不然粮草补给供应不上。 几十万人从长沙过来的场面是不可能发生的,不然曹操也不会在江陵就选择沿江东进,而不是南下四郡后东进。 如此,豫章郡的长城足以防御长沙方面来攻的小规模军队。 西有这道烽火线,北有长江天险,江东便再有铁壁,能有喘息机会。 这是鲁肃这个战略家的朝前眼光。 然而鲁肃却明白,这道防线还有一个缺口。 他南望五岭,心神不宁。 “不知公瑾能否南取交州,占得先机。” …… 苍梧郡与豫章郡的交界处,一处深山之中。 数千精兵悄无声息的在前进。 为首的一人身着白袍,面容英俊,正环顾四周地形。 不多久,一个青年将军从后跑来,抱拳道:“都督,已经查明,前几日交战的乃是曹将张郃与刘备军。” “子山,我已经不是都督了。” 前面那人轻笑一声,看向西方。 后边的将军郑重道:“都督只是一时之选,没了又奈何。在我心中,公瑾公却是应都督天下之人,配得这一声都督!” 原来这两人,乃是江东周瑜和孙权步夫人的亲族步骘! 这真是,天下英雄,齐聚交州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