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施针后,太皇太后这才有转醒的迹象。 御医心里松了一口气,擦了擦额头上的汗。 佟佳贵妃则是有些不安,这会儿上前关心了几句,便是认错,做足了认错的姿态。 然后还不忘将火转移到了容嫔身上,容嫔站得那么远,跟看热闹似的。 方才太皇太后这样子,便也顾不上什么课,但是这会儿醒来了。 她事先摔倒却误伤了太皇太后这事儿,不能她一个人承担太皇太后的怒火,让容嫔看她笑话怎么办? “臣妾也没料到会发生这样子的事,幸好您老人家好好的,臣妾和容嫔可都担心得不得了。” 佟佳贵妃面上一脸的担忧,在太皇太后床边这么说着。 然后一提起容嫔,就很自然的把视线转到了容嫔身上了。 一看,对比佟佳贵妃,这会儿容嫔站得有点远了。 光是看着就没有佟佳贵妃这般的担忧太皇太后阿。 “是啊。”苏怡十分认真的附和了一声,“您没事真的太好了。” 看起来笑容真诚极了。 然后扶着沁心的手慢慢的走上去,很自然的解释了一句,“方才不敢上前,怕妨碍御医给太皇太后医治。” 佟佳贵妃听了以后,脸色有些不好看,容嫔这是说她凑上去碍事了吗? “妹妹果然是能说会道,伶牙俐齿的得很。”这话说得有些阴阳怪气。 “说来也巧了,妹妹没来之前,可是无事发生,妹妹一来,这慈宁宫险些乱了套了。 不知道的还以为,妹妹是扫把星转世呢,走到哪里,哪里就开始发生一些倒霉的事。” 佟佳贵妃看向容嫔妃视线有些咄咄逼人,嘴上也开始不饶人了。 这是要将现在发生的事情与容嫔扯上干系。 暗示着众人想起来,之前宫里可是都在传,容嫔一来慈宁宫,太皇太后便病倒了,不是容嫔过的病气,就是容嫔克的太皇太后。 尽管宫内的流言很快就止住了,但佟佳贵妃还真的觉得,这传得根本就没错。 她非倒不想阻止这种流言,还想再添把火,让流言越演越烈,反正就不想让容嫔太好过。 皇上好不容易来了,她还没高兴多久,便知晓了皇上的用意,竟是为了容嫔的事情来的。 是让她处理好后宫最近关于容嫔的流言。 佟佳贵妃当然不想帮容嫔,她巴不得容嫔倒霉! 她本打算拖一拖,待流言越演越烈的时候,再出手这样子既不违背皇上的意思,又能维持后宫平衡,还能够让容嫔为这事揪心。 可皇上话里话外,却是若是她连这样的事都不能办好,之后可以让其他的嫔妃替她分忧,还提起了惠嫔。 佟佳贵妃一听,心都被揪紧了。 如今失了宠爱,更要抓住权力,若是连手里的权都分出去了,她这个贵妃当得还有什么意思。 若说她假作不知流言,未免就太假了,如今宫权还在她手,是因为贵妃只有她一人,可之后,妃位的空缺迟早要补上的。 这次落下一个管事不利的印象,之后恐怕旁人会趁机分了她的权。 惠嫔这女人,想必是在皇上面前提了大阿哥。 如今大阿哥身体养得健壮,一点也不羸弱,不会轻易的夭折了,惠嫔总算放心让大阿哥回来了。 一旦大阿哥回到宫里,便是惠嫔的支撑。 惠嫔一个妃位跑不了,平时瞧着又低调安分,大阿哥在宫外头养着的时候,惠嫔低调行事。 可大阿哥回来可就不一样了。 就不信大阿哥都回来了,为了给大阿哥铺路,惠嫔还能甘心低调不争不抢? 皇上不就是有这个意思让惠嫔来为她分担,想必是为了到时候的升上妃位做准备了。 所以她再心不甘情不愿,也只得压下这对于容嫔明显不利的流言,免得这会儿就让惠嫔来分权。 只是对着容嫔,佟佳贵妃实在是没法对她有什么好脸色! 皇上尽管没去看她,可却还是记挂着容嫔! 佟佳贵妃的敌意简直快要从眼里溢出来。 有佟佳贵妃在前对比,太皇太后的不虞,反而显得没有那么明显了。 对于佟佳贵妃有些咄咄逼人的态度,苏怡看上去依旧温柔,说的话却是,“贵妃娘娘,有没有可能,是凳腿承受的重量已经到达了极限,不堪重负了呢。” 潜台词就是,你太重了,坐断了凳子,这能怪谁? 佟佳贵妃闻言,一开始没反应过来,反应过来之后,容嫔话里的意思竟然是在说她重! 重得把绣凳都坐断了! 与此同时,佟佳贵妃不免觉得周围宫人若有若无的视线,是在打量着她的体型,是不是真的导致凳子不堪重负? 她正想说容嫔大胆,竟然敢讥讽于她,就听见容嫔有些委屈的补上了一句,“当然,如果贵妃娘娘非要迁怒于嫔妾,心里才觉得舒服的话,那嫔妾也无话可说了。” 拿帕子擦着不存在的眼泪,眼睛却已经开始红了起来。 这副柔弱委屈的姿态真是让佟佳贵妃更气,那一口气也是堵着不上不下的,话都到了嘴边又生生的噎回去,她若是真那么说了,岂不是真的像是容嫔说的那样。 苏怡的帕子也只是在眼角那里晃了晃就远离了眼睛。 麻了,真的好辣,幸好没直接糊在眼睛上,这也是第一回用,原来这么管用,效果是真的好,不愧是后宫每人必备的东西。 不得不说,白莲花的调调,真的特别能膈应人,用起来真的特别,嗯,舒坦。 太皇太后之前的手伸得太长了,哪怕是目标是她。 光是插手御药房,在入口的药,御药房里安排人,就足以触动了帝王那多疑的神经,能够在眼皮子底下动手,那么下次再有其他缘由也是不是会对他下手。 佟佳贵妃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。 尽管不是毒药,可这些催情之药,来历不明,也妄图用在他身上。 尽管是表亲又如何,这个时候还不是为了利益迷了心窍。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,在康熙小时候没有亲政之前,对于朝中事务涉及不少,当帝王长大之后,太皇太后便不能再如同康熙小时候那样,干涉朝政事务。 在帝王长成的那一刻,两人的立场便会从祖孙变成了另一种对弈。 削藩正是二人政治意见不同的矛盾积攒的爆发点。 最终以太皇太后退居后宫,不再干涉朝政事务,修身养性,做一个在深宫的慈祥老太太。 这样,倒是能够慢慢的缓和之前,祖孙之间的僵持状况。 可如今太皇太后出手,更是在康熙重要的盯梢点插手。 此时康熙已经不再是年轻青涩的帝王,虽然看上去收敛温和了许多,可却只是表面,骨子里的强势随着对朝政的操控,非但没有减少,反而与日俱增。 而不顾及他的意愿,不管康熙对她到底有多少的真心,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对帝王威严的挑衅。 他已经不再是需要事事都要听从皇祖母安排的小皇帝了。 既然当初选择了退让的是太皇太后,一直保持着之前的样子,这祖孙之情倒也还能够慢慢的缓和下来。 可既然已经这么打算了,康熙也已经事先用四阿哥全了太皇太后一直担忧的心愿,也算是在容嫔这件事上,达成了一定的默契。 可如今却有出尔反尔的意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