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:以工代赈,世袭公候!墨家来人?-《弟,你再闯祸,哥哥我就要篡位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以工代赈之法的奏折他昨日就看到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。

    苏长歌的确有治国之才,居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。

    相比于曾经用粮食直接赈灾,以工代赈虽然复杂,但却是治本之法,让灾民们自食其力来赚钱,不用担心将来生活没着落。

    当然,前提得要朝廷富裕。

    不过江南此次地震受灾的百姓只有几十万,影响也不是很大,自然没问题。

    但就在这时。

    百官当中有人站出来说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楚国公此举有失妥当。”

    “灾民本就不易,还要强迫他们做工才能吃救济粮,未免太过严苛。”

    “君子当以仁义治国,体恤民力,爱惜百姓,故而臣觉得,楚国公应当遵从祖上法度,直接拨粮救济灾民,缓解灾情。”

    一名御史开口,虽迟但到。

    相较于其他官员。

    御史们在治国上可能不行,但找茬弹劾的本事还是有的,而且很大。

    反正嘴巴一张,阿巴阿巴,又不用他们去一线救济灾民,只要盯着别人不符合圣贤仁义的地方,嘴炮一顿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而伴随他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百官中一些较为清贵的官员,如翰林院,或者礼部属官,也都跑出来附和。

    “楚国公用心虽好,但终究是年轻。”

    “安抚灾民当用怀柔之政,如此不顾仁义,灾民们心中恐有怨言。”

    “恳请陛下降旨。”

    “驳回楚国公以工代赈之法。”

    一道道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他们中有的是只想和御史一样刷波名声,有的本身就是江南士绅出身。

    朝廷搞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他们还怎么兼并百姓田地,怎么收留没有田产的佃户为己所用?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救济灾民无话可说,但在救的同时,为何不能让家族更富足一些,这样一来,朝廷省事,灾民省力,家族获利。

    三全其美不好吗?。

    搞什么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简直是违背祖宗之法,让他们士绅剥削都不好剥削了。

    而见到如此多官员出来弹劾。

    老皇帝眸子一沉。

    他当然知道这群人为什么跳出来。

    有的是死读书,只知道仁义和祖宗之法,而忽略了现实条件。

    有的则是侵犯到他们利益。

    但这一次询问百官对以工代赈的看法,本来是他的一次试探。

    相比于摊丁入亩,官绅一体纳粮,以工代赈触碰到的利益根本不算什么,可就这样,还是有那么多官员跳出来反对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。

    等到真正变法的时候。

    所碰到的阻力,恐怕比这还要大的多,甚至全天下士绅谩骂反对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想到这。

    老皇帝眼中忽而闪过杀意。

    变法他肯定是要变得。

    现在不变,拖到将来士绅越来越强大,大晋就算想变法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唯有现在他先重重的割一刀,等到将来太子登基继位,随便施下点仁政安抚,打一巴掌,给颗糖,这样大晋才能长治久安。

    而这些刚才站出来的人。

    之后都得找机会给扔到偏远地方去,能打压一批是一批。

    随即,老皇帝脸上露出一抹淡笑。

    “诸位爱卿所言不无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但朕觉得,苏长歌这以工代赈之法颇为新奇,而且百姓也并无怨言。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不妨先试用以观后效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开口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站出来的官员听到陛下都已经发话,也就没再这种小事上多纠结。

    江南士绅出身的官员虽然不满,但势单力薄,更不敢直接怼皇帝,于是也默默退回队伍,准备回去之后写信告知家族。

    而商议完这件事。

    老皇帝自然要给苏长歌化解危机的赏赐,以及治理江南政务的名分。

    “此次苏长歌敕封江河正神。”

    “护佑一方水土,惠及大江两岸极其支流数万万名百姓。”

    “所立功劳之大,非言语所能尽述。”

    “故而,朕决定加封苏长歌为大晋世袭国公,与国同休,世代沐浴皇恩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的话刚说完。

    丞相一派的官员有人顿时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之前江南百姓控告楚国公的罪名还未洗清,若是此时授封其为世袭国公,百姓们恐会对朝廷不明是非感到失望。。”

    “恳请陛下三思,待查明事情真相过后,再做定夺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莫要让江南百姓寒心啊!”

    “世袭国公兹事体大,还望陛下从长计议,待此事彻底了结后再做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自古以来,唯有上古帝王册封过正神,苏长歌一介臣子,竟敢代陛下册封,此乃僭越之罪,念在其为百姓,应当功过相抵。”

    一道道声音在朝堂上响起。

    刚开始只是想拖延,但到后面越离谱,甚至有人用僭越来离间君臣关系。

    “够了!”

    老皇帝一声怒喝打断他们的话。

    这群人的小心思他当然知道。

    无非是担心苏长歌的权势越来越大,然后反过来打压他们一派。

    但变法在即,苏长歌是绝对主力,不管是为了赏赐他此次立下的功劳,还是为了变法,他都要加强苏长歌的权势。

    至于说忌惮。

    还没听过有那位圣人觊觎帝位。

    而且主持变法改革。

    势必会得罪庞大的官员和士绅,少了这群人支持能篡位才怪。

    “朕心意已决。”

    “若尔等觉得救民千万,惠及江南万世之功,都不足以授封为世袭国公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就可以当着朕面脱下官袍!”

    老皇帝愤怒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刚才还敢站出来的官员心中猛地一震。

    他们没想到,陛下竟然对苏长歌宠信到这种地步,难道就没有半点猜忌吗?

    僭越之事暂且不说,但二十岁的世袭国公,还身负民望,万一他以后搞点事情,陛下你就不怕大权旁落他人之手吗?

    如此想着。

    但在怒火上头的老皇帝面前。

    官员们却不敢争议,只能低头喊道:“吾等一时失言,还望陛下息怒。”

    闻言,老皇帝摆摆手,没再理会他们。

    继续颁布谕令。

    “近日来,朕命锦衣卫调查江南之事,发现诸多官员与商贾豪强勾结害民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为整顿江南吏治,也是为更好行安抚赈灾之事,朕决定任命楚国公苏长歌为江南布政使,总司江南六郡政务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声音落下。

    这一次。

    百官中没有人再站出来反对。

    或者说不是不想反对。

    而是看这架势,陛下摆明要重用重赏苏长歌,这时候跳出来纯属惹祸上身。

    因此,就算一百个不愿意,可只要没触犯到自身利益,忍忍也就过去,再者,苏长歌立下不世之功,他们也不好反对。

    江南出身的官员面色则难看的很。

    这哪是整顿吏治。

    根本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,好不容易培养的人脉,不知多少年才能恢复。

    也就在这时。

    苏子由站出来朗声喊道。

    “臣苏子由,代舍弟谢过陛下圣恩,吾皇万岁万岁,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此时此刻,他的心中兴奋无比,

    这可是世袭国公啊!

    从今往后,我苏家子孙代代公候,与国同休,这可比当丞相还要珍贵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轻轻颔首。

    随后便准备退朝让人去写圣旨封赏。

    同时事急从权。

    让苏长歌先用那两万万两白银的赃款来赈灾,省掉中间官员贪污。

    毕竟解运费用这笔账,换谁来了都算不明白,还不如就近调拨,反正苏长歌都能上交两万万两,还怕他贪污不成?

    其次就是写信给卫国公。

    询问下吴王和官绅勾结一事查的如何。
    第(2/3)页